首页

sm视频网站优美之家

时间:2025-05-30 02:23:57 作者:三夏时节 南京田间地头农作忙 浏览量:93822

  中新网兰州3月23日电 (冯志军 于仕琪)2023年,甘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,3次大范围强霜冻近10年少见,区域性沙尘暴影响范围近20年最大;干旱日数近15年最多;降水局地极端性强,1小时超120毫米的强降雨创历史记录……

  甘肃省气象局总工程师、甘肃省气象学会理事长张强23日表示,近年来,随着全球极端灾害天气频发多发,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。深居内陆的甘肃,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,地区间气候差别大,生态环境复杂多样。防灾减灾任务繁重的甘肃,每年因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,严重影响民众的生产生活,未来将加快人工影响天气转型等工作。

  当日,甘肃省气象局、甘肃省气象学会联合兰州大学、兰州资源环境大学、兰州市气象局等多个单位在兰州开展大型气象科普活动,纪念主题为“气候行动最前线”的第64个世界气象日。

  “寒潮来袭,最突出的变化是什么?”“气象部门通常将大于或等于多少度时的天气称之为高温?”“气象预警信号怎样运用?”在活动现场,通过气象宣传志愿咨询解答、气象科技展板展示、气象知识有奖竞答等系列宣传科普活动,向民众科普宣传气象预报预警信息、气象灾害致灾风险隐患、天气气候成因、应对气候变化等气象科学知识。

  据统计,2022年夏季,甘肃省还出现最强高温天气,54站次达极端高温事件标准;8月降水极端性强,干旱区酒泉市金塔县单日降水量超年均值。

  “气候变化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,在认识与处理现代气候变化与生产生活问题的过程中,人类的生产、生活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。”张强介绍说,未来甘肃将以监测精密、预报精准、服务精细为目标,大力夯实卫星、雷达、数值预报和气象信息“四大支柱”,加快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转型发展。

  根据规划,甘肃将推进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,建立分级、分类、分区域的气象灾害综合风险预估服务业务;完善递进式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机制,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,提升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能力,助力防灾减灾。

2023年11月中旬,甘肃省气象部门部署空地联合增雨(雪)作业方案。图为飞机增雨(雪)作业准备阶段。甘肃省气象局供图

  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,社会和公众对气象服务的要求愈来愈高,需求也越来越旺盛;我们的气象服务工作还存在监测预警预报的能力不足,科技支撑能力不够,降水落区、时间、量级不够精准等短板,气象预警信息的联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。”张强说。

  张强表示,下一步,甘肃省气象部门将通过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,增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与服务能力,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水平,服务全省粮食安全和农业防灾减灾,推进新能源气象服务等以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。(完)

【编辑:黄钰涵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2023年安徽光伏储能产业营收超亿元企业230家

三峡船闸与葛洲坝船闸已安全、稳定、高效运行多年,船闸设备设施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,船闸大修是集中解决设备老化、缺陷处理、性能恢复等问题的有力举措。

品桂花酒赏中秋月 广西桂林“桂花”香飘海内外

工作要点》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:到2024年底,我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,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体系更加健全,数字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推进,群体间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,智慧便捷的数字生活更有质量,网络空间更加规范有序,助力提高数字时代我国人口整体素质,支撑网络强国、人才强国建设。

中外专家驳中国新能源“产能过剩论”

马英九在北京展开3天行程,参访了卢沟桥、抗日战争纪念馆、故宫博物院、奥林匹克公园内的“冰丝带”(国家速滑馆)及“鸟巢”(国家体育场),还与北京大学的师生交流。而在10日下午,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马英九一行,这也是本次行程万众瞩目的“重头戏”。

古装之下尽显当代价值 网络剧《度华年》研讨会举行

10月5日,山西太原,由山西省眼科医院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,启程飞赴非洲吉布提,执行为期60余天的“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”任务。

国庆节假期叠加周末 香港科学馆观者如织

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,是城市内涵、品质、特色的重要标志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曾强调,在改造老城、开发新城过程中,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,延续城市文脉,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